Competition area領隊、教練、選手登入專區>
Swimming Team泳隊登入專區>

4.23 海洋人接力賽 Oceanman / Oceanwoman Relay

4.21 海洋人接力賽
 
4.21.1 項目描述
一隊四名選手(1名游泳者,1名划救生板者,1名划救生橇者和1名跑步者)涵蓋所有路線,每一項比賽的開始位置由抽籤決定順序。
賽跑都是最後的賽程,如果救生橇賽程為第一項,選手將從典型的水中出發。
(成人賽:一隊四名選手-1名游泳者,1名划救生板,1名划救生橇,在成人海洋人接力賽中沒有賽跑的賽程。)
每一項目的賽程同要求個人狀況一樣,其中所規範的一些規則包含:救生橇競賽、救生板競賽、海浪游泳和沙灘短跑。
為確保有公平的開始與結束,起點線和終點線的一直線浮標排列會因裁判考量當時海灘條件而改變。
選手在救生橇接力賽項目中必須從正確地分配位置開始。
救生板與救生橇賽程的開始位置將是反序,例如:16位選手競賽,若有一選手抽到位置1:該名選手在將在一開始的船體賽程(救生板或救生橇項目)從位置1 出發;反之,在另一個船體賽程(救生板或救生橇項目)將從位置16開始。

 
下方的比賽項目描述假定順序為:游泳-救生板-救生橇-跑步,路線方向是順時針。
 
游泳賽程:從沙灘開始出發,泳者入水沿著游泳路線的浮標游回到岸上,跑過兩面轉折旗並交棒給救生板划者,該名划者帶著救生板,腳站著或在靠岸那面的起始/交棒線上等待。
 
救生板賽程:救生板划者帶著救生板入水,通過1號游泳浮標外側,繞過兩個救生板路線的浮標(黑白相間),回沙灘的路上通過9號游泳浮標外側,再繞過兩支折返旗,然後越過起始/交棒線交棒給拿著救生橇和划槳等在水深及膝的救生橇划者。
在回程路上,救生板划者可將救生板留在水邊緣處。
 
救生橇賽程:救生橇划者繞過救生橇路線的浮球後折返到岸邊,交棒給等在水邊緣或在水中的跑者。
划槳手必須通過浮標的外側,不能穿過游泳路線或救生板路線的浮標。
交棒點由團隊自己決定,只要再繞過最後一個游泳路線浮標後到第一面轉折旗前。
 
跑步賽程:跑者繞過第一面轉折旗,通過另一面靠岸那邊的旗子,然後在兩面終點旗跨越終點線。
 

4.21.2 配備
救生橇、划槳、救生板: 看第8章 – 設備與器材標準及檢查程序。每一隊至少要預備一救生板和救生橇。
團隊成員應分別放置他們不同的配備鄰近於出發位置。
配備移除:為協助項目安全進行,隊員和/或協助者應移除在比賽路線中損毀或被遺棄的配備,以利其他選手不受阻礙前進。
協助者應當:
• 戴比賽的帽子
• 穿主辦單位要求的特殊且能見度高的背心,當進到水深及膝處。
• 確保自己和所持有的配備不會阻礙到其他選手(否則會被判失格)。
• 遵守官方人員的所有指示。
服裝: 在沙灘短跑路線中,短褲和襯衫必須符合團隊的制服要求,選手可自行判定是否要穿。
 
4.21.3 判決
裁判應站在終點線上觀察整場比賽的進行且決定選手排名。
比賽結束是依據身體需呈現站立姿勢且選手胸部是否有超越線來判定。
 
4.21.4 接觸救生板/
選手必須碰觸救生橇或救生板一直到最後一個路線浮標,若從浮標處回程時和救生橇/板分開將不算失格,只要選手重新找回救生板/橇並且在每一賽程中一直接觸船體繞過最後一個轉動浮標完成比賽將不會懲罰。
 
4.21.5 取消資格
除了在第2章提到的規則,4.1到4.3列出的規定也是失格之舉,以下行為將會被取消資格: 未能完成指定路線(DQ12)。

資料來源: 國際救生總會  競賽規則20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