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充氣式救生艇賽前簡報
在充氣式救生艇比賽項目開始前,必須舉辦安全簡報, 該簡報的參與對象包括大會人員、教練和領隊,簡報內容如下:
a) 所有安全操作程序之解說,選手皆須參與。
b) 溺者的照顧和水溫標示。
c) 確認比賽期間,緊急和急救地點的所在區域。
d) 比賽期間預測海浪、天氣狀況與比賽本質的危險。
e) 安全搶救方案和應急搬遷計畫。
f) 注意第2章第3節的競賽安全。
7.2.5 競賽項目的限制及團隊替換
a) 選手只能參加特定比賽項目一次,如:駕駛員不可第二次成為另一個團隊的團員或溺者;然而,合格的選手可轉換角色於同一賽事但不同項目的比賽。團隊替換只有在那個成員在進入比賽之前都沒有與其他團隊一起參加過此比賽。
b) 充氣式船艇比賽的溺者在參與男子組和女子組時可不分性別。
7.2.7 路線
a) 救生船艇比賽的路線將在圖表中詳細列明且由總裁判長的決定而設立。
b) 比賽線道為沙灘上開始/結束的位置延伸到相對的浮標。
c) 比賽線道從兩邊水道的旗竿(通常是紅或橘)圍起的中間區域,旗竿會平行於水岸而形成起/終點線和轉換線。
d) 轉動浮標將依退潮線的狀況,被置於水深及膝至少120m的地方,且會將各種狀況列入考量,如:沙丘、洞及裂縫除外、浪的狀況、盛行風及安全系數。
e) 救生比賽和團體救援比賽中的營救溺者浮標將被置於轉動浮標後大約10m的地方。
f) 魚雷浮標項目比賽中的溺者浮標將被置於轉動浮標後大約25m的地方。
7.2.8 路線變化
a) 水中起點:若裁判決定起點設在水中,起/終點線應設在從水岸後算10公尺處;沙灘位置標誌應設置在起/終點線5m朝岸處。
b) 彎曲海濱起點:必須安排妥當船員的位置,且須顧及到海濱的自然彎曲程度和沙灘狀況。
c) 水中終點:正常(如圖表)終點線是在沙灘處且在船員分配的水道標誌內,除非裁判決定在水中設終點。如是在水上結束比賽,一旦團隊的充氣式船艇的船身越過兩支旗幟/浮標所標出的終點線就算完成。
d) 彎曲海濱終點:駕駛員被要求跑到起/終點線上且當兩腳站定後在頭上高舉及揮動自己隊伍的海濱旗幟。
e) 計時器的終點裝置:駕駛員應在起/終點線上啟動電子計時器裝置來登記且處兩腳站立姿勢代表比賽結束。
下圖為大概距離。海灘上設立相對的浮標位置仍須依海浪狀況做調整。
典型充氣式救生艇賽範圍
7.3 流程
7.3.1 溺者安置位置
a) 穿戴安全帽的溺者必須由值班的船艇或他們本身的船員帶到海上。
b)如果是由船員帶溺者,溺者們可能會被轉調到比賽中值班的船艇上(專收溺者的船艇)。
c) 溺者會被安置在水裡(即指定的溺者浮標位置);在魚雷浮標項目中,溺者會在指定魚雷浮標之溺者浮標位置。
d) 溺者可握著浮標直到被救起,溺者不能嘗詴移動浮標到任何方向,藉此替船員得救生優勢。救援中,溺者必須完全離開浮標且在浮標後方位置。
e) 在群體救援和團體救援中,第二位溺者必須等待第一位溺者被救起,且待救生船艇離開後,從原先等候的位置移到浮標後方位置等待救援。
7.3.2 比賽開始
a) 選手在充氣式救生船艇賽中須戴上要求的帽子、安全帽及救生衣,以上皆須在編組區配戴完成。當確認進到比賽區後,編組人員會告知所屬之水道,駕駛員則利用衣服的顏色來辨認該隊指定的航線。
b)當發令員以口哨或其他方式表示開始,船員和救生艇團隊須前進到指定路線的水岸等候,路線裁判或檢查員會協助引導選手到出發位置。
c) 船員可要求額外的時間,此舉為選擇性特許行為,由總裁判長決定團隊在比賽之前是否可要求該時間。每一組在每場比賽最多可有5分鐘的時間,且至多可再有1分鐘的時間。
d) 救生艇應直接駛到團隊各自的終點標誌前。
e) 最多2位協助者可幫忙救生艇到指定位置(若情況緊急,總裁判長可允許協助人手增到4位)。指定位置表示救生艇靜止不動、須面對海岸垂直於海浪線,總裁判長會判定救生船艇是否完全在各自的路線範圍之內並在夠深的位置。馬達有無發動都不影響。
f) 駕駛員及船員須準備就緒站在面向且靠近各自的海灘標誌起始處或起/終點線後,若有色背心及辨別的服裝已提供,駕駛員須依照裁判指定下穿上。
g) 當發令員的指令一下,駕駛員及船員就能橫越起/終點線且發動救生艇。
h) 一聽到開始的信號聲,協助者必須站在救生艇兩側平穩船身,但不觸及引擎、燃料電池、燃料線組件和安全鏈;當開始的信號聲結束,協助者應推動救生艇到一定的水深位置,不過不能轉動救生艇的任一角度以利駕駛員及船員進入比賽區。
i) 一旦駕駛員及船員觸碰到救生艇,協助者必須離開船身且不能再給予進一步幫忙。
j) 駕駛員及船員須判定何時登船,基本決定權屬駕駛員和船組領導人的責任,而整個救生艇團隊則不能對其有任何異議。
k) 駕駛員完全登上救生艇才能發動引擎,只有駕駛員才能發動引擎,船員必須在發動救生艇期間才能接觸船身。
l) 引擎一開始不是進檔就是退檔,如駕駛員打檔是使用一支手,則另一隻手就須握住油門把手;若利用2手發動,引擎應該打空檔。
m) 在發動引擎後,救生艇絕對不能在未控制及不穩定下行駛。
n) 一旦聽到開始的信號,只有駕駛員是受允許接觸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