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etition area領隊、教練、選手登入專區>
Swimming Team泳隊登入專區>

3.10 穿蛙鞋帶假人 Manikin Carry with Fins - 100 m


 
3.10.1 項目描述- 100公尺穿蛙鞋帶假人
比賽訊號發起時,選手以淺跳式入水,選手穿蛙鞋游50公尺自由式後找回池底的假人,將假人在折返牆算來10公尺內拖帶出水面,接著拖帶假人直到碰到終點牆。
選手不需碰折返牆。
選手可蹬踩池底讓假人浮出水面。
 
3.10.2 設備
a) 假人: 參閱第8章-設備與器材標準及檢查程序。假人在項目中應裝滿水及密封,選手必須使用主辦單位提供的假人。
b) 假人位置:假人應位於水深1.8公尺至3公尺之間,水深超過3公尺池內,假人應擺置一平台(或其他支撐器材)上,以達所要求的深度。
假人應平躺接觸池底和身體底部接觸泳池牆面,且頭朝終點位置。
設施的設計不會提供一垂直的牆連接至底部呈90度,假人必須盡可能被放置可貼牆,但在水平面從牆面測量不能大於300公分。
c) 假人出於水面:選手需在假人頭頂超過10公尺線前以正確方式拖帶假人。
d) 找回遺失的蛙鞋: 比賽時,選手遺失蛙鞋可找回重新穿戴,只要沒違反拖假人規則(參閱3.3章節- 假人),選手不可於另一輪比賽重新開始。
 
3.10.3 取消資格
除了第2章的一般規則和3.1到3.3章節的概要是失格之舉,以下行為將會被取消資格:
a)採用泳池內的任何設備(水道繩、階梯、排水設備或水下曲棍球配備)以協助帶假人出水面-不包括泳池底部(DQ17)。
b)在假人頭頂超過10公尺線前未以正確方式拖帶假人 (DQ23)。
c) 使用不正確的拖帶假人技術(如3.3章節-假人所述)(DQ19)。
d) 拖帶假人使其臉部朝下(看3.3章節-假人) (DQ20)。
e) 觸碰終點牆前放開假人(DQ21)。
f) 到達終點時沒碰池壁(DQ15)。

資料來源: 國際救生總會  競賽規則2015-2019版